第七届世界传统医药论坛暨
世界中医药服务贸易大会

传统医药 传承创新
2025年10月25-27日
澳大利亚墨尔本

专家介绍

吴雄志

中国
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天津南开医院副院长,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学专业与中西医结合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客座教授。
报告主题
吴门手针:手太阴、阳明经穴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
手针可以治全身的疾病,《黄帝阴符经》:“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吴门手针的特点是开门辨病、分经论治。将三部、五行、六合(手六经辨证),八门(八卦和奇门遁甲的八门)有机结合,理法经穴一脉贯通。 本场专题手太阴经与手阳明经经脉运行、络脉连接、正穴与奇穴分部、两经共经。两经导致的疾病及其手针治疗方法。

史灵芝

美国
教授 博士
报告主题
头针在临床治疗中的新进展与研究探讨
摘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报道,神经系统疾病影响着全世界1/3的人口。在《柳叶刀神经病学》发布的一项新的重大研究显示,2021年全球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人数已超过34亿,导致了许多疑难杂病及残疾发生,给受影响的个人和家庭带来极大痛苦。头针是中国传统医学针刺方法与西方医学大脑皮层知识深度结合的现代医学,焦氏头针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疑难病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 在本届国际交流大会上,史灵芝博士将分享她在美国多年临床与教学积累的丰富经验,从她早年开始运用头针治疗普通病与常见病,发展到专长治疗神经系统疑难病,到如今创新地治疗与DNA及遗传因素相关联的疑难病取得成功,赢得了慕名而来的美国世界各地患者的信赖与赞誉。在神经针灸治疗与DNA-遗传因素相关疾病领域率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史灵芝教授将分享她在疑难病的临床治疗与教学研究的体会与感悟,以多动症,自闭症,脑发育不全为热点,并简要介绍脑瘫、脑损伤和DNA相关疾病如脑桥小脑发育不全,爱德华氏综合症,脑灰质异位等,分享与展示头针拯救生命, 改变人生的神奇效果。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疑难病及与遗传性相关疾病在内的新疾病的挑战,本次交流可使您从中受益并即时地应用于自己的临床实践,以改变人生,为民造福。

陈德成

美国
医学博士,美国中医针灸传承学会会长,动筋针发明人

报告主题
动筋针治疗痛疼的原理和创新
摘要
动筋针疗法是由陈德成博士首创的一种新型针灸技术,包括动筋点、动筋针、动筋法、动筋台和动筋理五个部分。该疗法融合传统的针灸理论和针法与现代解剖学、组织学、筋膜学、运动学以及肌肉生理功能动力学等相关知识,旨在通过针刺刺激和松紧软组织,促进身体的自我修复,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动筋针疗法以“取穴简单,治疗精准,疗效神速”著称。动筋针的特点是针身具有棱和螺旋结构。采用特殊针法,并结合患者在医生指导下的带针运动,主要应用于治疗软组织损伤、慢性疼痛、关节问题、运动功能障碍以及相关的内脏疾病等。

海金斯

巴西
院长
报告主题
单针疗法治疗肩痛
摘要
肩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影响日常生活,降低生活质量。肩痛影响各年龄人群,50 岁以上的人患病率更高。针灸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治疗不同类型的疼痛,历史上曾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肩痛。很少有针对可能具有特定特征的巴西人群的研究。

吴滨江

加拿大
院长
报告主题
娴熟运用针刺手法是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手段
摘要
吴滨江教授/博导/注册中医师,加拿大安大略中医学院院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主席、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副主席、世界针联传承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中联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会长。师从针灸界著名导师王雪苔教授/中医气功界名宿焦国瑞教授, 为人类非物资文化遗产“中医针灸”传承人张缙教授的嫡传。对针刺手法、气功养生、失眠、宫血、不孕、身心疾病等有所研究,近年来对中医海外战略发展和海外中医教学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为百万字《针灸大成校 释》(第 2 版)的副主编。着有《吴氏头部推拿疗法》专著,现有英、匈、法和中四种文字出版。发表论文及报道 300多篇。独创“吴氏头部推拿疗法”,并朝全球推广,在海外已渐成学派。

陈业孟

美国
世界传统医药副主席 纽约中医学院院长
报告主题
经筋理论的演绎与现代应用
摘要
本演讲介绍灵枢经筋篇有关经筋的特点,包括经筋循行走向(包括筋结点)、经筋病候以及相关治疗方法,同时详细介绍后代医家以及海外学者对于经筋理论的演绎。近数十年来,经筋理论得到重拾与深入研究,许多专家都有意或无意受之影响而发展经筋证候与辩证方法以及各式新的相关针灸器具。 推广经筋理论指导下的“筋结”部位按诊方法,有助于发扬针灸治疗中的辨证论治特色,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应用经筋辨证对不同病症(以骨骼肌肉病症为主)进行辨证论治,结合现代医学诊断手段来分析、研究经筋病候非常重要。现代针灸临床亟需一个规范、具有针灸学特色(区别于中医内科学)的辨证论治体系,明确经筋辨证类型以及病性、病位辨识,对于规范针灸临床的诊治方法及提高疗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郑建华

澳洲
副主席
报告主题
中医“热结旁流”的诊疗经验--附验案二例
摘要
作者通过二个典型病例的诊疗过程,阐述了中医“热结旁流”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特别是明确诊断对临床治疗的重要性。

王文成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中医药学会荣誉会长.
主任医师

报告主题
针刺治疗骨伤杂症不离督脉
摘要
督脉作为十四经脉之一,在中医针灸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骨伤病是一种常见痛症,包括一些与督脉异常所引起疑难病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在凭脉选穴治疗这类病症过程中,发现其所选择的病脉阳性动点多与督脉运行及与它经交会有密切关系,针刺相应的穴位后见效快,疗效显著。因此,探讨督脉在临床针刺选穴中的特殊作用,对于提高骨伤病及一些疑难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曾世宗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中医药学会荣誉会长,
世界传统医学论坛监事会副主席

报告主题
应对顽固疑难皮肤病的中医临床诊疗思路及典型病案
摘要
顽固疑难性皮肤病在临床上属于病程长,病因病机复杂,长期反复发作,绵绵难以治愈的慢性皮肤病。如 慢性湿疹,慢性皮肤溃疡,牛皮癣,白癜风,慢性荨麻疹,慢性手足癣,甲癣,慢性皮肤瘙痒症等。临床应对顽固疑难皮肤病的诊疗思路 (1)‭诊断以辨病与辩证相结合,全面仔细了解病情,分辨主次‬; (2)‭重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综合判断病情,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3)‬治疗以内治与外治相结合,针药结合‭; (4)针对不同体质,病情轻重缓急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重点通过介绍临床典型病例,分析探讨顽固性皮肤病的诊疗思路

曾缙云

印尼
世界针联副主席, 印尼全国针灸协会总主席
报告主题
女性通过針灸提高生育能力及提高怀孕的几率
摘要
女性不孕症 据中医疗法此症狀发生主要是因肾虛寒, 肝气郁, 气血虛, 痰湿阻滯, 宮冷血凝, 湿熱阻礙經絡引起不孕. 妇女不孕之因素因不同区域和不同病因可分為以下几种: 1. 外阴阴道疾患, 2. 子宮頸不正常 3. 子宮異樣 4. 输卵管因素 5. 卵巢因素 6. 其他因素 治疗可用针灸、艾灸、电针、耳穴等。以针灸疗法分为肾阳虚致的不孕症、气血虚致的不孕症和肝气中断的不孕症。在不孕症63例中,成功率60例(95.28%),失败率3例(4.72%)。

田 延

中国
河南田天小儿推拿研究院院长
报告主题
中华医药学一绝----小儿推拿
摘要
1.中医小儿推拿是一种纯粹自然、绿色疗法,是惠及中国乃至世界儿童健康的无价之宝。 2.中医小儿推拿以指代针、以指代药,是预防和治疗儿科常见疾病及部分传染类、手术类、疑难杂症的中医药瑰宝。(如,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腺样体肥大、疝气、抽动症……等等)。 对人体九大系统疾病的防治均有良好作用。 其重大意义在于小儿推拿是中医“治未病”大思想的体现。 3.呼吁、倡导中医小儿推拿申请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惠及人类健康,愿与同仁一道共同推动,做出毕生责无旁贷的贡献。

郭佩玲

日本
浙江中藥大學教授.
日本醫心會.
漢方名譽顧問

报告主题
在日漢方臨床28年我之見
摘要
作者在日本醫院從事漢方临床28年,宣傳並強調四診合參的中醫辨证論治、強調陰陽學說之重要,運用“司外揣內”的診療治法收到明显療效,深收病人的伩任。 日本的汉方則以《傷寒論》《金醫要略》等經方為主制成日本汉方顆粒劑、服用方便、療效可佳。但是日本的大多醫生是以西醫的病名對號入座选方,忽視中醫的整體觀、不知脏腑营衛氣血辯證的重要性而帶來的开処方上的混亂狀況,因此和中國傳統醫學臨床會產生矛盾。就此重點報告我的己見。

郭春彪

意大利
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
报告主题
多发性硬化症的中医针灸治疗
摘要
多发性硬化症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神经纤维脱髓鞘病变为主要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性硬化症病因不明确,与免疫、病毒感染、遗传等因素有关,当这种疾病的致病因素作用在中枢神经纤维的髓鞘,因而诱发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攻击和破坏中枢神经纤维的髓鞘,从而导致中枢神经纤维的髓鞘损害和脱失。多发性硬化症的病变位于脑和脊髓的白质。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无力、复视、麻木、瘫痪、尿失禁等。中医学认为多发性硬化症属于痿症治疗范围,内伤七情,外感湿热,劳倦色欲,都能损伤内脏经气,导致筋脉失养,经血不能灌溉,血虚不能荣养。中医针灸治疗有良好的调理脏腑和同行气血功能,尤其是运用头针和腹针新针疗法,联合针药并用,能迅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报告主题